《知识产权法》是法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三部分内容,课程立足于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结合经典案例分析知识产权法理论和实务热点、难点问题。《商标法》授课教师刘晨晨老师积极探索《商标法》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并且针对课程进行了持续性改进。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立足于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五个模块,涵盖商标法的基本理论、商标申请、商标使用、商标管理以及商标权保护等内容。本课程理论性、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以往囿于实体课堂学时有限,课程节奏较快,学生学习效果欠佳。在线教学可以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将课程分解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集中指导两部分,并辅之以翻转课堂。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上传课程资料、设计各种测验题目、精选和教学内容切合的案例以及优质网络资源、发布主题讨论等。在每一次直播课程前提前一个星期发布自主学习任务点,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二,在课堂教学的管理上,《商标法》这门课程课堂管理比较严格。在授课时间内要求学生全程在线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做到,授课老师随叫随到。如有中途“逃跑”与旷课视为同等效力。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通上的各种课堂活动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全程在线互动。通过学习通平台后台的学情统计数据,可以实时洞察学生的在线学习状态,及时反馈,及时“曝光”,及时督促学生,确保每个学生不掉队,获得较佳的学习效果。
第三,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应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线索,创设课程的问题情境。用有感染力的故事或案例打动学生、吸引学生,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具体而言,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脉络,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启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通过思政要素切入点材料和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如以“乔丹案”为例,学生根据课前网络资料索引,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法律依据、形成研究报告分组展示。学生先进行互评,教师再结合我国《商标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对各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培养学生的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撰稿人:杨庆玲
审核人:杨铁军